托盘专业委员会

您当前的位置: 托盘专业委员会 > 行业新闻 > 详情

木材防霉防色变处理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30日22:20 中物联托盘专业委员会

一、木材为什么会发霉?

  1. 木材本身就是一个微生物附着的温床,木纤维里含有蛋白质、淀粉、油类、纤维素等等。(因为不同的木材以上几种成分含量不同,所以有些木材容易发霉,有些木材不容易发霉);

  2. 夏季温度高,霉菌繁殖速度快,所以冬天发霉情况少;

  3. 木材本身湿度,木材在干燥的情况下较少发霉,湿度大于20%时容易发霉,所以新鲜的木材必须要防霉,否则在夏天2-3天就会发霉;

  4. 周围环境湿度,在南方湿热环境下木材更容易发霉,即使干燥过的木材也不例外;

  5. 周围空气流动性,在密闭的环境下厌氧菌会快速繁殖,更容易导致发霉,提高空气流通性,可减缓木材发霉的情况发生。

二、木材霉变概述

新采伐的木材从运输储存,直到加工成材以及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容易发霉,不仅影响外观质量,降低经济价值,而且还为其他菌种的侵入创造条件。霉菌属于微生物中的真菌,主要污染木材表面,对木材的重量和强度影响不大。

霉菌侵入木材主要是吸收木材中的糖分、淀粉等养料,并不破坏细胞壁,对木材强度无影响,但可增加木材的渗透性。霉菌可以使木材形成各种颜色污斑,在木材表面形成灰、绿、红黄、蓝绿等变色霉斑。这些真菌之所以能引起霉斑是由于具有色素的孢子或菌丝积聚在木材表面,或由代谢作用的产物造成木材的污染,这些黄、红、绿和暗褐的霉斑多附着在木材表面,通常可以用木材除霉剂、漂白、钢丝刷除掉或经干燥后即可褪色。

木材霉变由微型真菌引起,使木材及木制品降等,严重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我国胶合板、薄木、家具及装饰木制品的质量标准,对蓝变和霉变均有限制,出口产品要求更严,不允许有变。国外对防蓝变和防霉比较重视,我国对橡胶木、竹材和某些出口产品的防蓝变防霉处理也比较重视,但对其他大量易蓝变易霉的木竹制品,尚未推广普及。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人工林木材和竹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引起的木材市场变化,木材防蓝变和防霉措施将会更加重要。国家标准GB/T18621-2013《防霉剂对木材霉菌及变色菌防治效力的试验方法》的公布实施,为人类进一步研究开发新型防霉剂提供了动力。针叶树材遭到霉菌侵害,在木材表面上一般肉眼便可见很多孢子群,呈黑色,也有淡绿色;在阔叶材表面为黑色斑点。多数霉菌在大气相对湿度90%以上时生长最旺盛。

三、新鲜锯材防蓝变防霉方法

新鲜针叶树锯材,最好的防霉方法是及时干燥。如不能及时干燥,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很快长霉变色,如出口产品的包装箱木板,未经干燥,在长距离运输途中易发生霉变,影响出口贸易,因此需采用防霉剂处理。新鲜锯材(松木)防霉处理可采用以下的方法:将锯材堆成适于浸泡的材堆,每层板之间加垫条隔开,用吊车或铲车直接放入药液池内浸泡,一般浸泡15-20min,依板材尺寸而异,浸泡后在棚内自然晾干,不能淋雨,木材含水率20%以下可进仓库存放,对于易蓝变、易长霉又易发生粉蠢虫蛙的锯材,如橡胶木、黄桐、球花豆等,制材后应迅速加压防腐处理,选用具有防腐、防虫、防蓝变和防霉的多功能防霉剂。

四、防霉剂种类

防治木材霉菌与变色菌的药剂统称为防霉剂。卤代酚及其钠盐(如五氯酚及五氯酚钠)是过去几十年最常用的助需剂,自从在五氯酚中发现有致癌物质二吧英之后,许多国家(地区)先后完全禁止或限制与人体接触的木材使用卤代酚防霉剂,并致力于研究开发低毒防霉剂。

常用的防霉剂有:有机碘(IPBC)、腈(百菌清)、季铵盐(DDAC、BAC)、三唑、喹啉类(Cu-8)、环烷酸盐(环烷酸铜)。

大量防霉和蓝变试验表明:室内毒性试验结果与实际应用时会有一定的差距,筛选木材防霉剂必须进行野外试验;霉菌种类较多,抗药性变化较大;霉菌抗药性常比变色菌强;不同地区不同树种防治蓝变菌和霉菌的药液浓度可能不完全相同。为了扩大防霉剂的广谱性功能性、提高杀菌效果,国内外还研究开发了不少复配防霉剂,比较著名的如TCMTB+MBT(商品名 MECT、Busan100、Antihlu20EC)、IPBC+DDAC(商品名 Kopper NI-1, Wood life、chapo SA-1)、百菌清+多菌灵(商品名 Antihlu246)和AC+TBTO(商品名 Permapraf T)等。

我国在防霉剂复配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有些产品正在推广或试用,如使用三裕化工防霉剂FD(纳米银离子、MBT、活性酶制剂、ChlorothalonilCTL),木材防霉效果良好。

五、木材防霉前后对比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责任编辑:中物联托盘专业委员会